作者: 李 纬祁

  • 【星·二创】星瞳Official都看得懂的Comfy UI教程(壹):初见,本地部署与环境配置[文科技术民]

    一、前言

    大家好,我是82568的长期观众,瞳星结7级的小小星星,卑微的文科技术民,爱好广泛的究极缝合怪,希望不误人子弟的未来教师,之前有在星家发一些有关星瞳的图片AI二创,

    拖了这么久,未来一段时间将给大家带来平时做二创常用的AI绘图的工作流,大致分为三期视频,期待大家有能力的都可以加入我们的二创之中,同时当下处在AI变革时代,从底层技术掌握一门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是在线的AI还是本地的,本质都是工具,提示词和思路才是最为核心的,不过本地的数据可控和高自定义确实有其独特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工作流对于电脑性能有一定需求,只学工具的话吾所谓,核显笔记本也带的动,只不过环境配置和生成时间上确实很长,锐龙的zuda和英特尔的环境我不熟悉,就不做讲述了,需要的话可以参考社区文章。

    二、运行要求和环境配置

    本工作流的最低运行参数如下(只是参考,可能更低):

    硬件要求配置
    CPU(中央处理器)建议
    GPU(图形处理器)建议使用30系以上N卡,显存(可共享)≥12 GB;更低配置请自行进行精度配置;50系显卡(可以提供)自行配置CUDA(12.8以上版本)+Pytorch2.7以上版本的独立python环境
    DISK(硬盘)≥40 GB(主程序建议使用SSD)
    RAM(内存)≥16 GB(如使用共享显存,建议≥32 GB)
    系统Windows\linux,可顺畅访问github(可用浙大源)

    为节约时间,本次分享使用windows平台,采用@秋葉aaaki的绘世启动器,大部分组件已经预装,使用比较方便,安徽链接如下:【AI绘画】SD-WebUI 整合包 / 绘世启动器 / 训练器下载导航 (长期有效) – 哔哩哔哩;常见问题建议访问comfyui维基ComfyUI 安装指南 | 软件、插件和模型 | ComfyUI Wiki

    50系显卡环境编译@hdfhssg 在·

    三、正式开始

    3.1 .net环境的安装

    点击秋叶文件包的启动器运行依赖安装即可:

    image

    3.2 启动绘世


    • 第一次启动可能会提示“您的电脑未启用长路径支持”,这时只需要点击支持并按照提示重启即可。



    • 启动后,进入版本管理,检查版本,没有程序基础的使用稳定版最新即可。



    • 到时视频出的时候应该会提供一个无模型的空包,配置了新环境,这一步就不讲了,如果使用官方包,可以用“环境管理模块”自己下载,或者在B站找到教程和资源,这一步很简单,细致一点,不太可能失败。



    • 第一次启动过程较长,要加载一些缓存,耐心等待即可(科学上网是会加速这个过程 ,但是不教)


    3.2 配置必要的插件

    秋叶包已经预装了manager插件,导入工作流后可以自 行下载,接下来讲讲如何配置nunchakus的python组件:

    1. 根据自己的cuda版本和python 版本下载轮子文件(.whl),进入comfyui根目录中的python文件夹,进入终端,输入以下内容(在资源管理器地址栏输入“cmd”,直接进入,注意不要使用windows powershell):
    python.exe -m pip install "whl文件的绝对路径"

    image

    等待一段时间后安装即可完成

    1. 启动绘世,正常进入平台,选择管理器,这里有两种方式进行安装,第一种是将提供的nunchaku工作流(,json)直接拖入界面之中,安装缺失节点;或者点击“管理器”,选择“安装管理节点”,搜索nunchaku,并安装。 (第一次安装可能失败,多试几次,记得重启整个服务,不要重启“绘世”)

    3.3尝试生成

    使用示例工作流,按住“ctrl+enter”或者点击蓝底黑字“运行”按钮,等待执行。

    四、文件管理与软件版本维护

    4.1 文件管理(根目录重要的路径解释)(注意路径不要有中文)

    1. .cache→缓存(模型的哈希值、huggingface的缓存等等)
    2. custom_nodes→自主安装插件带来的节点(部分节点和插件更新时需要手动卸载,认准这个位置)
    3. input \ output→输入\输出图片的文件夹,前者定时清理,后者可以找生成的历史记录
    4. models→模型文件夹,需要放置模型时去这里找,如果没有文件夹,自己新建,注意中英输入法
    5. python→环境文件夹,一般不要动

    软件版本维护

    在软件版本管理中进行,注意,更新主程序就一定要更新扩展,尽量使用稳定版,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新的功能特性还是优先在测试分支上实现的。

    注意事项

    多问,多搜索,多尝试,报错是正常的

    (更多…)
  • 抽象装机日记

    引言:

    2025确实是各种意义上的大年份,不管是在互联网技术行业还是电子消费品制造业,都可谓是百花齐放。由此往下的文娱产业自然也是异常活跃,DeepSeek和《哪吒2:魔童闹海》成为了蛇年春节期间不可谓不谈的超热点话题。在这种热闹背后,与之相关的硬件行业则是在1月初中国台湾CES展会之后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气氛,各家KOL奋力鼓吹新技术和和产品,但是消费端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在极大的人口基数下,还是有大量人员愿意参与到这次所谓的“AI”浪潮之中,比如我。

    概述

    时隔两年半,在与家人商量之后,我决定对于手头的电子产品进行整理,并根据当下日益旺盛的AI和图形需求,组装一套高性能台式计算机用于工作和轻度娱乐。当然嘛,年轻人主打一个“没得哈数”,对于市场的弯弯绕已然知晓但是却并不相信,一开始就想着装都装了不如整一套旗舰配置,直接拉满。事实大家也知道了,就算是“预算加加加加到厌倦”,在各家AIC(尤其是某个喜欢售后打人的)和大量业外的“个人黄牛”的倾轧之下,一张丐版RTX5090(D)来到了惊人的三万元,着实离谱,于是想着搞个80系旗舰用着,后面工作了自己在想办法。就有了以下配置:

    • CPU: INTEL Ultra 9 285K(先不说多核等生产力场景,锐龙想打进高端创作者市场先收回芯片组外包的烂活吧,看看那兼容性什么样了)
    • 主板:华硕 ProArt z890 Creator WiFi(超绝性价比雷电5,至于Q-release,我正常用没遇到问题,估计和批次和方式有关)
    • 显卡:RTX 5080 vulcan OC (散热纯超纲,熟人没咋溢价,同时确实比较保值)
    • 内存:芝奇 皇家戟 6400 C30 32G × 2 海力士A-DIE颗粒(问就是想买影锋死活没货,小加一点买个信仰)
    • CPU散热:华硕 ProArt LC 420
    • 机箱:华硕 ProArt PA602(套装)
    • 电源;海韵FOCUS V4 GX-1000W金牌全模组(ATX3.1,虽然缩水,但是长期满载我更怕烧,虽然海韵当年在论坛烧了一整个版面…)
    • 屏幕:微星 MPG 321URX QD-OLED(DP2.1还是算了,太贵了,而且确实习惯了HDMI2.1,实在不行我还有DP-IN接口)

    通过上述配置,相信你也看出了我想一步到位,配一个长期使用的微光静音高性能主机(对于我来说完全无光确实有点压抑),所以选出来了这套在游戏玩家眼里抽象的配置,但是实打实我觉得这适应了我的工作和学习。

    抽象的装机过程

    总体来说,这次的装机确实算不得顺利,尽管B站“硬件茶谈”制作了包含3D渲染的超级详细的装机视频,但是不同品牌实际差异真的很大,完全是经验的问题,虽然寒假已经帮着好几个小伙伴云上装过,但是真正实际拿着价值几千的设备插来插去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部分品牌打着“追求设计”的幌子,实际上则是不断增加复杂结构,造成用户学习成本的激增。

    img
    img

    2月18日早上我和残壁载道先生把这些设备从快递站请回寝室我就察觉到不对劲,虽然有了预期,但是总计超过五十公斤的箱子着实累的人大汗淋漓,再加上从绵阳一路背过来的“三超行李”,已经预料到当天会经历怎样痛苦的折磨。

    img
    img

    为了装配的连续性,实际上我首先测试了这块惊人的31.5英寸的来自微星的oled屏幕,OLED技术应用在电脑脑屏幕上也是近几年的事情,最的优势就是可以单独控制每一颗灯珠以达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网络上,OLED往往被冠以“瞎眼屏”之称,很多人认为这种屏幕亮度亮度很高,但实际上,miniled在全局亮度和单点峰值亮度上远超oled,同时较为精确的调试技术使得oled可以获得较好的通透度,极高的色域覆盖和低蓝光。不过,烧屏和镜面光下使用眩光确实是一个问题。

    img
    img

    正式开始动手,在装CPU和内存的时候其实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有一说一,本来想要用宏基的Hera影锋,毕竟是传奇耐超王,但是春节期间离谱的缺货了,随着对于显卡的调整,便想着直接为信仰买单,入手了芝奇国际的皇家戟,镜面的工艺、晶钻的灯光设计确实令人欲罢不能。

    这次使用的主板是来自于华硕的Proart Z890 Creator Wifi,对于生产力应用来说很有性价比的一块板子,两条直连CPU的PCIE插槽,无干涉的5个m.2接口,两个雷电五,一个雷电四,还有DPIN的纯粹生产力接口。对于Ultra 200s来说,这块板子的供电显然是超标的(据说LGA1851插槽只用一代,真是草了),但是唯一遗憾的也是在供电上,缺少独立的辅助供电对于PD党来说确实不算友好。

    既然用到了8000系的华硕主板,有关新一代Q-Release-Slim显卡快拆确实绕不过去,先上华硕这一代主板的显卡安装说明:

    img(华硕新一代显卡快拆说明,取自主板说明书)

    简单来说,这一代显卡快拆是利用PCIE槽内的金属簧片,将显卡金手指卡住,通过固定方向给出压力,使得可以快速拔出。显而易见的是,华硕的逆天设计师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操作和各家厂商制造金手指的强度,看起来更简单的外在形式实际上增加了操作的潜规则,于是就出现了问题。当然,我这次使用显卡延长线进行了测试,这一批次的创意国度主板加上我比较小心的操作,目前看来没有问题。涉及这次事件的一些补充材料见下方:

    img

    其实在各位读者看来,遇到这种事很简单,换一家就行了呗,为什么一定要死磕华硕的产品呢?通过这次事件也可以见得,针对细分用户做好的产品尽管出纰漏但是也会被用户接受,变着法地使用。同样接口配置,同行基本没有可竞争的产品,技嘉倒是有一款AI TOP,但是6000+\8000+的售价令人望而却步。

    让我们回到装机的正轨,在完成CPU和内存的安装之后,我们将主板放进了机箱,这次选择的是来自于华硕的Proart PA602创意国度全塔机箱,在做选择的时候,比较的有分型工艺的torrent和追风者的工作站机箱,其实质感最好的是银昕,但是高达6000的售价确实离谱。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是PA602这款箱子独特的风道和猫扇以及丰富的前置接口上,两个2.0,两个3.0,一个ubs-c(30gbps),这种拓展性确实难以拒绝。这款机箱唯一的缺点在于外壳比较薄,当然也是相对的,毕竟空箱的重量来到了16千克。

    由于本次选用的是较为高端的主板,所采用的是一体式IO面板挡板,所以将主板放入机箱的过程还算是顺利,但是在实际装机的操作中,大量的个人玩家并不重视这个其实很重要的步骤。对于台式计算机来讲,最大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水,一个是电,尤其是静电。学过物理的都知道,静电电流较小,但是瞬间电压可以达到上千伏,会直接击穿电子元器件,而IO挡板的作用正是接地,可以有效的减少静电。(其实在广东潮湿更吓人,我自己这个机箱坚持每天换一次工业硅胶干燥剂,真的就是一天就变色…)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进入到对于电源的安装流程,本次选用的是来自海韵的FOCUS GX V4 1000W(只是做了电源冗余,真实功耗在安全规定之内)。这一个部分我是最不建议不熟悉电气化知识的装机新人减配的,电脑配件在异常情况中一般会执行断电保护,最危险的短路往往也是冒烟着火,但是电源中有一个元器件叫做“电容”,可以理解承载电流运行的高压罐体,具有超常的爆炸威力,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选择具有相应保护机制的电源势在必行。在本次装机中,图拉丁吧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但是资本的入侵确实让这一片技术净土变得污浊,大量的推荐帖子竟然可以围绕玄武电源展开,真成🐢吧了…(电源爆炸其实各家都有,即便是海韵,也炸了很多,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事后能力和服务了,显然在这一点上玄武不算好,尤其是对于装机新人来说)在安装电源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理清线序,所有的接口都是防呆不防傻,大力出奇迹谁也救不了。上一张我的电源的线序图,同时也吐槽一下,逆天海韵的风扇启停按钮是反直觉的。另外,在40系显卡之后,出现了大量的烧供电接口的案例,尤其是在转接线的场景中,ATX3.0电源提供了原生接口,但是第一代端子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为了安全出现了AT3.1规范,在功率上缩水但是提供了4个信号接针,有效避免了过热过载问题。

    接下来进入了本次装机最痛苦的四个小时,我几乎和水冷风扇螺丝搏斗了整整四个小时,本次水冷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类型,市面上常规的水冷可以分为冷头和冷排,根据冷排的长度可以分为120、240和360冷排,但本次选择了来自华硕的Proart LC 420,算是和机箱进行搭配,当然套装肯定是更便宜的。华硕的部分产品很优秀,唯一的缺点是贵,但是我想说还有个缺点是逆天的说明书,其重点不是说明,而是反复强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售后,至于最为关键的安装过程尽然可以用几张图轻微带过。

    最后安装显卡、理线、调试供电,可惜,没有一次点亮,因为内存插得很不到位,甚至在这段时间反复出问题,不过,插拔之后使用橡皮擦处理接口也算恢复正常了,晒一下第一次进入BIOS的图。这次过程特别感谢苏老师和邹老师,部分安装我因视力问题确实不方便,便由这二位实操。

    完成装机之后,其实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包括华硕的AI超频黑屏,显卡的驱动黑屏,还有在进行显卡超频时发现温度不对结果是显卡支架卡住了第一个风扇,以上问题不一而足,出现的匪夷所思,我看来大多是经验不足所致,改日再做详细分享。

    (更多…)